close
錢穆著《中國歷史研究法》定稿版不同前版本!

錢先生早年出版的中國歷史研究法只有8講,定稿版16講
蘭臺出版社出版這書,是錢穆先生對其早年《中國歷史研究法》版本的擴充與深化,從原先的八講增至十六講,進一步展現了他對中國史學研究的獨特理解與治史理念。本書不僅是研究方法論的闡述,更是其史學思想的體現,對於中國歷史研究者而言,無疑是一部極具價值的經典之作。
首先,錢穆先生強調「做學問,當知先應有一番意義」,認為歷史研究不能僅僅拘泥於材料與方法,而應先確立研究的價值與方向。這一觀點打破了純技術性研究的局限,強調史學的文化意義與精神價值。這種思維方式,不僅影響了中國史學的發展,也對後世的學術研究提供了深遠的啟發。
其次,本書的架構清晰,將歷史研究分為通史、政治史、社會史、經濟史、學術史、歷史人物、歷史地理、文化史八大類,使讀者能夠從多個角度切入中國歷史研究。此外,錢穆先生對「如何研究中國史」的探討,涉及歷史教育、新史學家的養成、歷史教學與心智修養等議題,這些內容不僅有助於提升歷史研究的學術深度,也有助於培養新一代史學工作者的視野與修養。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錢穆先生在書中多次強調中國史學的獨特性。他認為中國的史學傳統與西方不同,其核心價值不在於客觀性的考據,而在於文化的傳承與心智的陶冶。這種立場與當時西方史學方法的盛行形成對照,反映了錢穆對中國史學的自信與堅持。
然而,本書亦存在某些限制。例如,錢穆先生雖然強調「意義」的重要性,但對於如何在具體研究中平衡意義與方法,未必有詳細的實證指導。此外,隨著當代史學方法的發展,如社會史、環境史、數位人文等新興領域的崛起,本書的部分內容或許仍需補充與更新。
總體而言,《中國歷史研究法》定稿版不僅是錢穆史學思想的重要表現,也是一部兼具學術價值與思想深度的經典著作。對於有志於中國歷史研究的學者與學生而言,本書提供了一個理解中國史學方法與理念的重要基礎,值得深入研讀與思考。#蘭臺出版社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