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書請找博客思出版社
投稿信箱:bookspctv@gmail.com
出書專線:8862-23311675 出書聯絡人:張加君
博客思出版社官網:http://bookstv.com.tw/

找個寫手採訪寫書要注意什麼?

   不知道有沒有想過要出一本自己的書?不知道有沒有想過找個人來幫忙寫自己的書?

出書首先要想的是,為什麼想出書?出書的目的是什麼?自己的專業在那裡?什麼樣的寫手才能成為肚子裡的迴蟲,您一開口,他會秒懂你的心思,能把你想表達,未表達出的意思都寫出來。

出書有很多原因,有些在人生路上得道已多,想把過去的經驗傳承給後人和世人,將自己的人生經歷傳承讓更多的人受益;有些人出書是想陳述理念,把自己的理想或事業,書寫下來,出書做為一種自我研究成果的介紹,例如研發出的產品;也有將自己的理念找人寫成書,對這個世界做一個交待;更有些人找人寫書是寫自己的傳記。

  找人寫書一般都會先約見面,談述整本書的企劃與構想,待雙方達成初步共識,才會開始簽約動筆寫書。

此時,真正的問題來了,寫書的人和被寫的人,各自有什麼內涵是很重要的,如果二者三觀差太多,往往這本書很難寫好,因為寫者若無法體會被寫者的知識,經驗,情感與智慧,便無法寫出被寫者的需求;每一位傳主不同,一如每一位寫手不同一樣,不同的範圍差距很大,如果幫你寫書的寫手是司馬遷,那恭禧您,您及您的事蹟會因這本著作,留傳千年;若是寫手的程度太差,雖然也很用心用力的寫,寫出來的東西也會隨著時間消失。

  要寫書出書,找一個對的寫手,是第一重要的事。

文章標籤

台灣博客思出版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一張圖,寫了一本書,《牛津藏明末閩商航海圖研究》

#明清航運史

牛津藏明末閩商航海圖研究.jpg

四百年前流傳到英國的閩南航海圖傳奇
一幅神秘的東方航海圖在明代傳到英國
塵封數百年又橫空出世
作者是誰?為何畫圖?
留下了無數謎團……
 
本書《牛津藏明末閩商航海圖研究》,作者周運中先生主要研究英國牛津大學所藏,明朝末年閩南海商繪製的大型東方航海圖,作者探究這幅圖參考的西方地圖,考證這幅圖上的東方傳統航線和地名。
這幅圖雖然以西方地圖為底圖,但在臺灣和南海多個地方超過西方地圖。本書指出這幅圖在左上角標出了荷蘭和英國,起航地在廈門附近,作者熟悉東洋航路,很可能和廈門人李旦有關。李旦在呂宋、臺灣和日本活動,結好荷蘭人和英國人。
明末清初出現多幅類似的東西融合地圖,包括郁永河書中的〈宇內形勢圖〉,他的〈宇內形勢〉指出臺灣在東方海洋中心的重要地位。閩南人曾引領東西方文化交融,清代東西文化交融中心轉到廣東。#蘭臺出版社
 
文章標籤

台灣博客思出版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錢穆著,《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台灣蘭臺出版社出版。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jpg
中國歷史,自秦漢以下,即摶成一廣土眾民的大一統國家,此於治人治法,皆有關係。黃梨洲《明夷待訪錄》主張有治人,無治法,即針對當時有重法輕人之趨勢而發。
  本書專就漢、唐、宋、明、清五代治法方面,有關政府組織、百官職權、考試監察、財經賦稅、兵役義務,種種大經大法,敘述其因革演變,指陳其利害得失,要言不煩,將歷史上許多專門知識,簡化為現代國民之普通常識,於近代國人對自己的傳統政治、傳統文化多誤解處,一一加以具體而明白的交代,實為現代知識分子所必讀。
人力從何而來?政府經費從何而來?政府組織如何架構?中國史上的歷朝歷代如何開展?錢穆先生從制度史的角度,娓娓道來,繪出一幅公家機關的歷史進程。
錢穆先生說,任何一個制度,決不會有利無弊,也不會有弊無利,所謂得失、利弊,須根據實際狀況判定。每個時代的政策,都是當時的政府針對當下的情況所制定,同時也回應了上一個時代遺留下來的制度問題。錢穆所寫的制度史,既討論了每個時代的決策因素,也探究了中國政府的演變過程。政治得失,正是人們面對時代變動時所作出的決斷,在瞬息萬變的現代,我們更需要檢視過去千年來的前人,如何決斷、如何執行、如何互動、如何處世。
本書提要鉤玄,專就漢、唐、宋、明、清五代治法方面,有關政府組織、百官職權、考試監察、財經賦稅、兵役義務,種種大經大法,敘述其因革演變煩。宏觀千古之利弊,指陳萬代之得失。
錢穆(1895-1990)
字賓四,江蘇無錫人。年十八即任小學教師,歷中學而至大學。先後於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師範大學、西南聯大、齊魯大學、華西大學、四川大學、雲南大學、江南大學等校任教。1949年,赴港創辦新亞書院。曾先後獲香港大學、美國耶魯大學頒贈名譽博士。1967年,來臺定居,膺選中央研究院院士,並任中國文化學院史學研究所教授。1986年,受聘為總統府資政。
賓四先生治學,大抵以史學為核心,廣涉諸經諸子之學,從而擴及中華學術與思想文化諸多領域;其中又以儒學最為深刻,其成就,直接反映了中國近學術史之變遷。畢生心力鑽研中國古典文獻,即使晚年苦於眼疾,仍著作不輟,冀以喚醒中華民族文化之靈魂,儼然為晚清以來,力抗西方文化洪流之中流砥柱。所著《先秦諸子繫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國史大綱》、《秦漢史》、《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朱子新學案》等七十八種,具享譽中外學術界。

 


【本書特色】
1.本書曾獲選「108年度公務人員每日一書」。
2.從不同時代的制度切入,帶領讀者了解中國政府千年演變。
3.整理複雜的制度史,思考政策的制定與執行,理解行政的精妙。

【全新設計藏書票】
以精緻線條與圖騰拼貼的山河,呈現國學大家錢穆之文人氣質,而其思想之影響源遠流長、綿綿不絕。
「人之生命乃天地大生命中一小生命,如川流中一水滴,故其生命實在孤獨處。」
──錢穆
產品目錄

前言

第一講漢代

一、漢代政府組織
甲、皇室與政府
乙、中央政府的組織
丙、漢代地方政府
丁、中央與地方之關係
二、漢代選舉制度
三、漢代經濟制度
四、漢代兵役制度
五、漢制得失檢討

第二講唐代

一、唐代政府組織
甲、漢唐相權之比較
乙、唐代中央政府三省職權之分配
丙、中央最高機構政事堂
丁、尚書省與六部
戊、唐代地方政府
己、觀察使與節度使
二、唐代考試制度
甲、魏晉南北朝時代之九品中正制
乙、唐代之科舉
三、唐代經濟制度
甲、唐代的租庸調制
乙、唐代賬籍制度
丙、唐代的兩稅制
丁、漢唐經濟財政之比較
四、唐代兵役制度
五、唐代制度綜述

第三講宋代

一、宋代政府組織
甲、宋代中央政府
乙、相權之分割
丙、君權之侵攬
丁、諫垣與政府之水火
戊、宋代地方政府
二、宋代考試制度
三、宋代賦稅制度
四、宋代兵役制度與國防弱點

第四講明代

一、明代政府組織
甲、明代之中央政府
乙、明代內閣制度
丙、明代地方政府
丁、元明以下之省區制度
戊、明代地方監司官及督撫
己、明清兩代之胥吏
二、明代考試制度
甲、進士與翰林院
乙、八股文
三、明代賦稅制度
四、明代兵制

第五講清代

一、制度與法術
二、清代的部族政權
三、清代部族政權下的政府
甲、清代中央政府
子、清代的軍機處
丑、清代的六部尚書
乙、清代地方政府
丙、清代的各禁區
四、部族政權下之考試制度
五、清代的統制政策
六、民眾的反抗運動太平天國
七、變法與革命

總論
作者介紹

文章標籤

台灣博客思出版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本旅遊文學書----《大稻埕,歌劇院,貝爾實驗室》/林秀全
大稻埕,歌劇院,貝爾實驗室.jpg

一本旅遊書----《大稻埕,歌劇院,貝爾實驗室》/林秀全

林秀全

      台大數學系畢業,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華頓Wharton 商學院碩士,同校工學院電腦資訊碩士博士。曾任職貝爾實驗室AT&T Bell Labs 研究員。出身製茶人家, 終生與茶為伍。著有《薪火》一書。
 

9789860762297_b13.jpg

9789860762297_b14.jpg

9789860762297_b10.jpg

願花草上的幾滴露珠,給你感動,讓你疼惜。正如同阿嬤所說:一枝草,一點露。

來自台北大稻埕華泰行茶商之子,作者林秀全是一位走出國門的社會研究者,繼《薪火》之後,又一本對人生的溫柔讚禮。

本書收錄了作者林秀全先生15篇散文,以及數十張世界各地的特殊照。以溫暖而不失風趣的文字,記錄作者在生活中的感悟、趣味以及對身邊親人的懷念。

作者台北大稻埕的茶行,到美國大峽谷邊上的小白屋;從賓州的長木花園,到布達佩斯的歌劇院。攝影、歌唱、寫作、旅遊,作者將興趣「玩」到極致,雖是業餘,但幾可比肩專業。一路上的春花秋月,願與讀者一同分享對世界與生命的體悟

 

#台灣博客思出版社

文章標籤

台灣博客思出版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於本書撰寫有鑑於此時環境對於「教育」為何事的深刻反思,或許我們經常看見此地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我們同樣身在教育職場,我們將目光放在學校的教育課程上,那麼,對於課堂裡這些能力恩賜不同的孩子,老師們如何進行所謂「因材施教」?然後再論傳道、授業、解惑呢?我們學校老師因為這些教育制度,令我們不得不放棄人格教育培養,轉而順應時事,只在乎升學考試的途徑。如此,在音樂上有天分與能力的孩子,要培育他們的是技術呢?還是全人的品格呢?我們知道學生們在不同領域上有高度熱誠的興趣,我們又如何對這些孩子進行藝術品味與養成訓練呢?談論到品味的審美教育,這恐怕不是學校教育所能全然負責的階段。請問讀者們,從小養成的品味與人格發展難道不在家庭教育之中嗎?談論到這裡,因為我自幼接受基督教信仰的教育與薰陶,對於聖經的每一篇事件、故事,對我的人格成長有莫大的影響。然而,這些學校的課程教育從小學、中學到了大學以來,對於熱愛音樂的我,有著自我期許。可是,上述所出現有關音樂教育的相關問題,無論是音樂的職能訓練、還是一般教育的人文素養培育,在我們的環境中,我所體會到的學生總是一代比一代承受著痛苦壓力,我們所聞所見盡是升學補習,就像一股股熱浪潮海,不斷地打向奮力掙扎的學生們。這些問題在當今教育系統下,我始終得不到真正的答案。這樣令人感到憂心的教育方式,使我開始思索在英國唸書的時候,為何英國的生活到處是藝術,人們對於藝術有著獨到的品味生活呢?在不斷尋覓與研究中,在當代作曲家布瑞頓的身上,從研究中,我能夠在作品裡找到一股教會屬靈的芬芳氣息,同時我也聽到了創作中,每一個音符流露著上帝對百姓慈愛憐憫的心,每一句歌詞湧現著起伏布瑞頓信仰敬虔的生命。音樂追求為真善美聖的價值,我看到他作曲家對於作品中激起大眾教育意識與人文素養的風格,我所認為這才是作曲家成功引導出人格教育的真諦,因為所有的知識技能都是短暫而外顯,人的存在應該是神的心意,藝術不就是讓世界更美善嗎?

於是,我在2010年走訪了奧德堡這個靠海幽靜的小鎮,為了更進一步貼近布瑞頓的生活,意欲體會其創作的想法,必須親身體驗這場心靈之旅。由於我預先申請了研究許可,使我能在「布瑞頓–皮爾斯圖書館」裡進行第一手資料的閱讀與探究。這次心靈之旅讓我在資料取得上獲益良多,無論是紅樓生活、海邊漫遊、手稿資料、有聲相關資料、演奏相關文獻、有關奧德堡基金會組織與行政的歷史文件,布瑞頓所喜愛閱讀的文學家的著作、作曲家對於自身民謠的採集出版、藝術家的畫雕像等各種形式的典藏與文獻資料,可說是不勝枚舉,無法在此將之一一說明。

對我個人而言,這幾年的研究生涯,最大的收穫除了布瑞頓生活的足跡,我再次重新走過了一遍之外,圖書館研究員克拉克博士(Dr. Nicholas Clark)的相識緣分也包括在內。對於布瑞頓研究他是一位非常熟悉基金會歷史的專家,也是肩負著手稿文獻整理的主要負責人。由於他心細的協助,按照我提出的研究計畫,每一階段引導我步入繁瑣的手稿資料範圍內。若不然如此,我相信這一本書所涉及的研究資料與圖片出處,其背後是由手稿、日記、書信、總譜等資料所支持建構的生命歷程。其卷帙浩繁,若無專家引導,在圖書館手稿典藏面前,我實在有如瞎子摸象的無所適從之感。除了資料的彙整與編排之外,在研究中有一件令我深刻感到耗費較多的力量,就是布瑞頓的手寫筆跡,尤其是一些日記中的記載,字跡十分潦草。或許是時間的關係、或許在交通的路上,匆匆記下。在這件事上,克拉克博士協助我辨識閱讀,並耐心地逐字向我加以解釋,令我茅塞頓開、豁然開朗。在研究手稿的旅程上,使得一些專書著作能夠順利出版,我的心中對於這位學者的協助銘感五內。

在2020年的時候,由於文化部的一項計畫名為《重建臺灣音樂史》,計畫主持人顏綠芬教授安排研討會事宜,期望能夠藉由克拉克博士來臺進行其中一場的大師班演講,以期藉由他對於圖書館典藏與基金會計畫的研究經驗,與在場的音樂學者進行交流,將奧德堡基金會與「布瑞頓–皮爾斯圖書館」的音樂創作計畫、人才培育、社區學校以及地區教會的音樂推廣等諸多文化性工作,如何影響社區的人文面貌,使得奧德堡音樂節能夠有後盾支援,成為著名的世界性當代音樂節之一。這些實務性的文化性之推廣與研究性質的「布瑞頓學」之建立,畢竟研討會的時間所能涉獵的內容極其有限,儘管克拉克博士優雅細膩的介紹,令在場文化部長官、臺灣音樂館館長與其同仁、與會的學者皆能概略性體會人文提升的相關因素,令人感到基金會的工作可以如此深刻地影響當代藝術與社區的教育,所謂功成足以學習之。

正因有感於這次克拉克博士的演說,由於時間有限的成因,尚未道盡其中許多的典藏文物,機構計畫與英國政府單位的藝術基金會,彼此合作與經費挹注等等相關的理念與方法。如我上述所提到的如何藉由布瑞頓對於教育問題與改善思維,這些都讓我產生了想要透過布瑞頓本人的實際做法,來尋找有益於全人教育的根源,並尋求作曲家如何面對自己的生命,自我期許成為對社會、學校有價值的信仰人生,這樣的全人教育才能夠發揮世界影響力;同時,將基督教所談到的仁愛與饒恕的修養,轉化成學生們用音樂吟唱,無形中潛移默化,這才是英國教育的核心價值。正所謂「借他山攻錯之資,集世界交通之益」豈不對於臺灣教育系統找出真正核心問題所在嗎?

撰寫本書的意義,以其作曲家人生與愛樂者交流,更期望與音樂教育學者們以教育理念互動。最終願上帝的愛光照了布瑞頓的人生,透過他的作品展現出福音的大能,若能以此「福音信仰」為核心的創作與教育課程,每一世代的孩童必能找尋到自己人生的價值,父母們學會認同個體生命的寶貴,就會懂得「放手」,讓學童們尋找自我人生問題的解答,兩代之間共同建立美好的家庭教育,這才會是美好的立足點平等。此外,彼此學習尊重不同職場、工作的態度,相信上帝祝福的地方,盡自己的努力,那就是認同自己職能技術最好的教育場域了。

文章標籤

台灣博客思出版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貓咪幫我上的一堂課#

忽然跑來了一隻小貓,
看牠瘦裡巴肌的於是開始投食,
從驚悚到無人時進食,
從欲拒還迎到視人為無物,
從此懶在地上打滾沒事咪咪你當娛樂。

人與貓,
互動的探索從陌生憤怒自私開始,
到輕鬆認識彼此情緒、表達情緒、駕馭情緒、調整情緒,
看牠一點一滴身體和情感表現的演變,
讓小編理解情緒依據發展規律,
個體意識,
從心理學角度,
認識情緒,理解並處理情感,更融洽地與貓相處。

哇咧。。小貓咪幫我上的一堂情緒理課。。。。。。。。。

文章標籤

台灣博客思出版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寫作是排遣寂寞自我療癒的好方法

今早有快遞送了盒芒果來,

寄件人的名字很陌生,

小編遍尋記憶找不到,

11點多終於有作者來"自首",

原來他是一位七十幾歲的退休者,

去年因稿件不成熟小編退他稿,

並提供意見請他做修改參考,

沒想到過了一年,

他已書寫了十幾萬字的稿件了,

今早忽然送小編快遞屏東的芒果,

下午打電話來,

說了他這些日子以來的努力,

還說他的稿件快寫好了,

感謝小編去年教他怎麼寫作。

啊,其實沒快遞送芒果來,

聽到他說這過程的努力,

小編也十分開心了....

寫書,早已不止是創作而已,

更是退休族排遣寂寞自我療癒的好方法。

文章標籤

台灣博客思出版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曾經歲月》李偉宗——一部台灣60年代竹師範附小的台灣,亞太,美國成長歷程

台灣竹師附小,到美國南加大,

 

20世紀60年代中至21世紀初,

 

跨越台灣、美國、中國、亞太,

 

人生旅途,事業生涯,心思意念,靈路歷程……,

 

本書見證一位台灣文青的生命奮鬥故事,也記錄了60年代台灣竹師附小,相關人物後來發展歷程與時空代景下的大事記。

 

 

黃碧端 序 /文青的生命史

偉宗的《曾經歲月》可以說是一個六〇年代「文青」的生命史。認識偉宗已經是五十多年前的事,當時剛從台大電機系畢業的偉宗就是個文青,我剛要進台大。我們因為文章都發表在當時的《中央副刊》版面上而有些聯繫。隨後偉宗服完兵役出國念書,彼此也就失去了音信。沒有想到的是,四十多年後,有一天我忽然接到了偉宗輾轉捎來的電子信——他退了休,開始找尋散在各處的失聯老友,而且用他的電機專長架了一個網站,替一些朋友們把網路上找到的平生資料整理建檔。我當時正要從台南藝術大學的的校長職務卸任退休,偉宗把他搜集到跟我相關的資訊編成的網站,送給我作為退休禮物。說實話,這對任何人都該是一個喜出望外的禮物,即使幾年後臉書問世,也具備了為個人保存網上資料的功能,但偉宗這個經過分門別類、現在依然有時增補新訊息的網頁,仍常是我想不起某些資料時的救星!

不久之後,偉宗跟太太菊齡在他們到世界各地遨遊途中回到臺灣,我們在台北終於又相見,那是2006 年,也是我第一次看到溫婉可親的菊齡,沒想到數年後菊齡因心血管疾病猝逝,那一面也成了最後一面。

 

可是除此以外,漫長的歲月中,我只約略知道偉宗退休前一直在他的電機領域工作,其餘是空白的。從那時到現在,又已經十多年過去,最近忽然收到偉宗的信,說他要出書,希望我給他寫一個序。快六十年的老友,我當然樂於應命。而因為要寫序,我有機會先讀了他的新書內容,除了填充了我不知道的,偉宗的生命經歷,我也更感覺到,這不止是「一本書」而已,它是一本非常誠懇的生命史。

 

所以會是「生命史」,是因為偉宗這個文青,隨時都在為自己作紀錄。他求學的時候的老師、校長,他的父母、手足,他出國念書、旅行的見聞,他對同學、同事、朋友,甚至偶然遇到的小人物……的觀察和感想。他其實不是在創作而是在紀錄,一個勤快、誠懇、文字簡潔樸實而又有自己風格的紀錄者。他紀錄的時代和生命,我們這一輩很多人都多少有類似經驗,但少有人這麼鉅細靡遺,這麼不矯飾不做作地紀錄。

 

偉宗的文字平實誠懇,但自有魅力,也時時顯現巧思。但是最難得的是,他這麼真摯地把生命中的許多細節許多想法如實寫下來。我們雖然不像上一代飽經戰亂,但是我們的生命的曲折,也是我們的下一代所難以了解,甚至相當陌生的。如果年輕一代也有機會看看偉宗這本《曾經歲月》,可以補足很多歷史課本難以觸及的時代悲歡。

 

書中我特別覺得,他所寫菊齡的母親在1981 年回到大陸去探親的一系列文章,可以說是非常珍貴的史料。那個時間點中國剛從慘烈的文革走出來,仍極度貧困,也仍在相當高壓的管制下。透過老太太的見聞,偉宗清楚地作了後文革第一時間的庶民紀錄。那時台灣的人還不能赴大陸,回去的都是從海外,但回去的人少有能像黃老太太那樣,花相當長的時間,實地住在不同地區的親人家中,體會他們的生活和思想,不帶成見也不矯飾,甚至於也不強作同情地留下紀錄,……這系列是《曾經歲月》全書最長的篇章,偉宗也在幾十年後,大陸又經過天翻地覆的改革,從當年一窮二白的落後,銳變成富強進步、全世界一方面刮目相看,二方面開始警戒、甚至產生敵意的國家。這樣的快速而強烈的對比,是幾千年的人類歷史當中都不曾發生的,偉宗對於當時的記述,在幾十年後一一注明前後的對比。這幾乎有一點寫史的存心了。

 

我相信,《曾經歲月》值得很多同代人從閱讀中看見自己走過的路,也值得很多年輕一代,從中讀到他/ 她們的長輩如何從離亂艱困的上一代,苦樂交織地走出自己的人生,交棒給下一代。

 

 

本書作者簡介:李偉宗先生(William W. Lee),字世橋。

 

畢業於台灣的竹師附小、新竹中學、台灣大學工學院電機系(學士)、美國洛杉磯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研究院電機系(碩士),並曾在南加大隸業一些博士相關課程。

 

雖學電機、電子、電腦工程,且畢生事業生涯都在電子、電腦相關的高科技領域,但自幼喜好文學、音樂。年輕及中年時期常投稿至台灣的中央日報及美國的世界日報等報紙的副刊。

作者從60年代竹師附小,到美國南加大博士肄業,跨越20世紀中至21世紀初,跨台灣、美國、中國、亞太,一位平凡人的人生旅途、事業生涯、心思意念、靈路歷程。

 

書中56篇或長(長到一篇文章可以成為一本書)或短(短到不滿一頁)的文章描述每一段曾經歲月、人生階段中的人、事、物、情、信、念,包括學習途程(小學、中學、大學、研究院)、事業生涯(菜鳥工程師到創業公司CEO)、留學生涯(離鄉背景、打拼學業)、情感(愛情、親情、友情)、慢跑人生、懷念故人寵物(亡妻、朋友、同學、同事、愛狗)、旅遊記錄、特殊事件、基督信仰等。

 

平凡人的曾經歲月或能激起共鳴、分享經驗、提供戒鑑、引人歸主。

 

 

 

 

文章標籤

台灣博客思出版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和出版社編輯#

今早有位作者來交稿,和小編閒聊,問小編:現在職場還有倫理嗎?
臺灣客家與六堆史研究.jpg
小編說:人是相對的:「作者若視小編如土芥,則小編也只是工具人視作者普普。」

我在出版社多年,有些作者XXXDDDXX,但有些作者學德兼備,我們衷心敬服。

例如:尹章義教授在我們蘭臺出版社出書,出書過程除了很善待我們這些平常作者看不見的小小編輯外,還把客委會的出版補助款賜給我們;又提著大包小包,搭公車來,送我們一人一盒餅乾,他走出門的身影,我們在裡面看了都想哭,您說,我們對他,能不感佩在心嗎?

文章標籤

台灣博客思出版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北國際書展#

2022年台北國際書展你會去逛嗎?

台灣COVID-19連日來確診人數每天都超過6萬人, 美國將台灣調升疫情風險至最高「第三級」,在這種情況下,今天台北書展基金會依然決議今年6月的國際書展如期舉行。

文化部堅持辦理本屆國際書展,在與出版社的協調會上,確認所有參展單位的防疫措施嚴謹性及防疫物資的提供,相關方案如下:

1.快篩劑、手套、防護罩、口罩等,依各攤位每日的工作人員數發送。

2.酒精依攤位數來發送(如一個攤位ㄧ公升),讓參展出版社於每30~60分鐘噴一次。
。。。。。。。。。。。

若您是參展出版社,6月21日要去參展嗎?

若您是讀者,在疫情如此嚴峻的時刻,還會去逛書展嗎?

對於主事者這麼勇敢的神邏輯,。。。仍難以理解。

文章標籤

台灣博客思出版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詩與歷史---評洛夫詩集

清末楚詩人許雪門,著有《雪門詩草》,詩作內容多寫清道光至同治數十年間國家之治亂、將帥之賢愚、民情之苦樂、中外之情形、軍務之勝敗。

洛夫s.jpg

除敘事察知當年得失之源外,直筆褒貶,語復蘊藉,筆觸忠厚持平,除了慰藉人心之外,內容也是他年史料;被評為與《曾文正公文集》齊觀,研究清末歷史必須參考之作。

詩,其實是歷史的一部分,尤其是詩人的敘事詩作。這本蘭臺出版的《洛夫傳》也是。

文章標籤

台灣博客思出版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晚夜色很美,一起來讀《錯覺》這本詩集
錯覺.jpg
今下班了,
每一天的黃昏,
都向夕陽致敬。
今天的煩惱憂愁,
就讓它隨落日消失吧。
關於路人甲和路人乙討論著台灣疫情會不會躺平的問題,
就像今年某文學獎爭論不己的那首得獎詩,
誰打贏了又如何?
也就是各自選擇各自承受而己。。。
今晚的夜色很美,
一起來讀"錯覺"這本詩集吧!

 

文章標籤

台灣博客思出版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博客思出版社出版,《劉備最後的回憶錄——三國演義之演繹》,木百合著

劉備最後的回憶錄-三國演義之演繹 立體書封.jpg
#歷史小說#
台灣博客思出版社出版,《劉備最後的回憶錄——三國演義之演繹》,木百合著

 

 

坐在龍椅上不為人知的神仙封號:「俗聖」!

 

作者認為這是一本閒書,但和世人所知的三國演義卻有大不同的觀點。

閒人說的閒話。雖有譏諷之言,並無惡毒之意。不外就是想說:平平常常才是真。

登上人生頂峰的劉備打著為老弟關羽報仇的旗號到東吳搶地盤,結果輸的只剩下了褲衩。

逃到白帝城後,他病了,他也醒了。一個三國中閱歷最豐富的老人,精緻利己的前驅先行,在滾滾長江邊,雲繞山環間,開始回憶自己在紛繁無序的亂世中「瞎扯」而來的成功人生,還原了凡人眼裡顆顆明星的前世今生,關羽,孔明,以及曹操這個眾人所指的奸雄。

劉備,他出身農民。他的名言都是大實話,他的所思所想不是仁義,他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現實利益。他本是個平凡的人,做著在一個腥風血雨的時代裡,千萬人憑著本能該做的事情。只因為一次次的靠水水流,靠山山崩,讓他有了世人夢裡的成功。

廣為人知的武聖智聖不過是他冠冕上裝飾的彩羽,袍服外的絲絛。坐在龍椅上卻儘量低調的他有個不為人知的神仙封號,叫:「俗聖」。

文章標籤

台灣博客思出版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史研究#

《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第三輯》/龔鵬程推薦序

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三編)_bc.jpg

1.《尹章義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

2.《林滿紅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

3.《林翠鳳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

4.《武之璋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

5.《孟祥瀚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

6.《洪健榮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

7.《張崑振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

8.《張勝彥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

9.《戚嘉林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

10.《許世融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

11.《連心豪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

12.《葉乃齊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

13.《趙祐志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

14.《賴志彰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

  《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這套書本身就是一種臺灣史研究。其性質與意義,可以我擬編的另一套書來做說明。

  相對於大陸,臺灣學界個性勝於群性,好處是彰顯個人興趣、自由精神;缺點是不夠關注該學科的整體發展,很少人去寫年鑑、綜述、概括、該學科的資料彙編或大型學人論著總集。

  所以我們很容易掌握大陸各學科的研究發展狀況,對臺灣則不然。比如哲學、文學、社會學、政治學都各有哪些學派、名家、主要著作,研究史又如何等等,個中人也常弄不清楚,僅熟悉自己身邊幾個學校、機構或團體而已。

  本來名家最該做這種事,但誰也不願意做綜述、概括這等沒甚創見的勞動;編名家論集嘛,既抬舉了別人,又掛一漏萬得罪人,何必呢?

  我在學生書局時,編過一些學科綜述,頗嘗甘苦。到大陸以後,也曾想在人文與社會學科中,每學科選二十位名家,做成論文集,以整體呈現臺灣二十世紀下半葉的學術成果,遷延至今,終於未成。所以我看卓克華兄編成的這套《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特有會心、特深感慨。

  正如他所說,現在許多學科都面臨大陸同行的參與,事實上也是巨大的壓力。大陸人數眾多,自成脈絡。臺灣如果併入其數量統計中去,當然立刻被淹沒了。他們在許多研究成果綜述中,被視野和資料所限,也常不會特別關注臺灣。因此我們自己的當代學術史梳理就特別重要、格外迫切。

  《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從這個意義上說,本身就是一種臺灣學術史的建構。所選諸名家、各篇代表作,足以呈現臺灣史這個學科的具體內容與發展軌跡。

  這些名家,與我同時代,其文章寫作之因緣和發表時之情境,讀來歷歷在目,尤深感慨。

  因為「臺灣史」這個學科在臺灣頗有特殊性。

  很多人說戒嚴時期如何如何打壓臺灣史研究,故臺灣史尟有人問津;後來又如何如何以臺灣史、臺灣文學史為突破口,讓臺灣史研究變成了顯學。克華總序中提到有人說臺灣史從「鮮學變成顯學」,然後又受政治影響,成了險學,就是這個意思。

  但其實,說早年打壓臺灣史,不是政治觀點影響下的說詞嗎?卷帙浩繁的《臺灣風物月刊》、《臺北文獻季刊》、《臺灣文獻季刊》、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等等是什麼?《臺灣文獻季刊》底下,十六種縣市文獻,總計就有四億多字,怎麼顯示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政府打壓了臺灣史的資料與研究?我就讀的淡江大學,就有臺灣史課程,圖書館也有專門臺灣史料室,我們大學生每年參加臺灣史蹟源流會的夏令營,更是十分熱門。我大學以後參與鄉土調查、縣誌編撰、族譜研究,所感受的暖心與熱情,實在不能跟批評戒嚴時期如何如何打壓臺灣史研究的說詞對應起來。

  反之,對於高談本土性、愛臺灣、反殖民的朋友所揭櫫的臺灣史研究,我卻常看到壓迫和不寬容。所以,他們談臺灣文學時,我發現他們想建立的只是「我們的文學史」。我辦大學時,要申辦任何一個系所都千難萬難,得提前一兩年準備師資課程資料及方向計畫去送審;可是教育部長卻一紙公文下來,大開後門,讓各校趕快開辦臺灣史系所。我們辦客家研討會,客家委員會甚至會直接告訴我某教授觀點與他們不合,不能讓他上臺。同樣,教師在報端發表了他們不喜歡的言論,各機關也常來文關切……。這時,我才知道有一個幽靈,在監看著臺灣史研究群體。

  說這些,是要提醒本叢刊的讀者:無論臺灣史有沒有被政治化,克華所選的這些名家,大抵都表現了政治泥沼中難得的學術品格,勤懇平實地在做研究。論文中匕鬯不驚,而實際上外邊風雨交加。史學名家之所以是名家,原因正要由此體會。

  但也由於如此,故其論文多以資料梳理、史實考證見長。從目前的史學潮流來看,這不免有點「古意盎然」。他們這一輩人,對現時臺灣史研究新風氣的不滿或擔憂,例如跨學科、理論麾指史料、臺灣史不盡為史學系師生所從事之領域等等,其實就由於他們古意了。

  古意,當然有過時的含義;但在臺灣,此語與老實、實在同意。用於臺灣史研究,更應做後者理解。實證性史學,在很多地方都顯得老舊,理論根基也已動搖,但在臺灣史這個研究典範還有待建立,假史料、亂解讀,政治干擾又無所不在的地方,卻還是基本功或學術底線。老一輩的名家論述,之所以常讀常新,仍值得後進取法,亦由於此,特予鄭重推薦。文/龔鵬程

 

文章標籤

台灣博客思出版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上女老闆》,經營幸福,當自己的女老闆!出版內容簡介:


人生須要經營,就像老闆經營一家公司。幸福也一樣,愛須要經營;經營自己的人生,一如經營你的愛。女人,為了美好的明天,請經營你人生的公司;在當一個稱職的老闆之前,請先愛上自己這個女老闆。

 

 

愛上女老闆_立體書封.jpg

《愛上女老闆》──
生命中的發生,都是指引自己朝渴望的方向前進!
完成這本書的此刻,薇拉的心中滿是感謝。是怎麼樣的一個機緣與恩典,把薇拉的生命帶到此時此刻。
人生一路走來,不斷的在尋找著愛,渴望著被愛。
薇拉從小沒有立志做偉人的人生目標,也沒有什麼遠大的規劃。在傳統家庭父母的教導下,對幸福美滿的認知就是有一份穩定收入的工作,同時可以把家庭跟小孩照顧好,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最好還能每年能出國玩幾趟,安安穩穩的過這一生。
就在一切進展到周遭的人都認為薇拉是人生勝利組的時候,薇拉的生命卻是處在最低谷、最渾沌之際。在歷經了身體與精神上紛紛出狀況之後,生命意外地朝一條她從沒有想過的路徑前進著。
這條由恩典指路的小徑,讓薇拉走離了原來所想的幸福美滿版型,走下了所謂的人生勝利組聖壇,開始思索著下一步的人生。
薇拉常常這樣思考著,若時光倒流從頭來過,是不是仍有勇氣再走這一遭?能不能來得及對曾在身邊的人更好一點,表達對他們的感謝多一些?
生命中有許多的發生,都是為了指引著自己朝渴望的方向前進,但事件發生的當下,大多數的人都不明白為什麼這樣的事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只會覺得命運造弄人。當時的薇拉也是一樣,痛苦不堪的時候,腦袋裡只想著如何把痛苦抹滅、最好可以把自己的人生換掉。

在朋友的引薦之下開始嘗試婚姻諮詢,參與公益課程、禪修課程、靈性法門,以及大量閱讀身心靈書籍。意外地在一次與一本書名為《相信愛情相信自己》的作者見面會中,見到了作者王慶玲老師本人,正式展開了有次第的身心靈探索學習。
在每一次的課程學習當中,薇拉彷彿是在五里迷霧中尋找另一個自己。明明人就在此,卻又覺得這個人非常的陌生,才發現原來自己從來沒有向內探索過,所知道的自己都來自於最外層的情緒。原來這個薇拉還有許多的面向是她從來沒有看過、瞭解過、深入過的。
這幾十年來都不停地在外面找愛,還有討愛。完全不知道原來每個人都是可以經由愛上真實的自己,就能得到真正的滿足。
原本以為,自己會一輩子都從事著同一種類型的工作直到退休為止。從學校畢業之後一直都在同一種類型的工作領域裡轉換跑道,從來沒有試過其他性質的工作。在一次王慶玲老師名為「天賦實現」的課程中,在老師的引導下,她彷彿被按下了一個按鈕,啟動了她去嘗試不同性質的各種全新體驗,一個背包就出發的橫跨印度東西岸的背包客壯遊、體驗開班授課、各種不同團體的演講、廣播節目帶狀節目固定常態受訪、從事完全沒有接觸過的跨國大健康平台事業,並與伴侶孤帆共同創辦一個身心靈空間服務需要心靈撫慰的人們。
在修補自己的同時,她也積極與父母重拾關係,與母親成為無所不說的朋友,與父親能像孩提時代一般的撒嬌。在身心靈成長的課程中遇見了現在生命裡的伴侶,在這段關係之中,她重新面對在關係裡最害怕的衝突,經驗了真正的愛是在爭吵完仍能將心放在一起,朝同一個目標前進,而不是在心裡一次又一次的把對方扣分扣到無法忍受就分手。也學習著把最心底的話如實地表達出來讓伴侶知道,不害怕說出真實感受會被對方討厭。
這是一本薇拉從生命中學得的智慧與在許多課程中的體悟,還有在進行許多一對一療癒個案之後,同時療癒了自己後的看見。讓薇拉深深了解,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道路上的老闆,每個人都該好好的經營自己人生的公司,尤其身為女人,往往是自己和伴侶生活公司的女老闆,你的人生公司,你作主,如何經營好自己人生的公司?是每個人,尤其是女人該學會的事,希望能藉由這本書讓每一個目前在生命中感到困頓的人知道,即便此時感受不到愛,也仍有機會透過這本書,和她一樣重新認識愛,體驗愛。因為愛一直都在,從未離開,人生須要經營,為美好明天,從現在開始愛上女老闆。
感謝引領薇拉進入身心靈殿堂的Magen,借她哭濕肩膀無數次的Maggie,所有曾帶領過薇拉的導師們──公益課程帶領人洪歆賀老師、擴大療癒法帶領人許黎慧老師、師訓課程帶領人Nancy老師、給予薇拉無數次開示與啟發的禪師釋善山師父,光的課程帶領人蔣豐雯老師,以及這六年來一直提攜與拓展著薇拉生命的王慶玲老師。沒有慶玲老師,就沒有這本療癒書寫的創作誕生,也不會有今天能寫完這本書的薇拉。
感謝所有的恩師們。
同時也感謝支持薇拉完成此書的生命伴侶──孤帆、感謝我的父母,從不責怪我的人生偏離他們當初所設想的軌道、感謝我有一個很貼心懂事的兒子、兩隻陪我寫作的貓、感恩生命中發生的一切人事物、感恩造物主的恩典、感謝我的觀音媽媽,我感恩所有。

很多很多的愛,Namaste。

薇拉

台灣博客思出版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